back_img
好工具
>
百家姓
>

部首:乛

五行:水

读音: xí

结构:单一结构

繁体字:習

笔画:3

部外笔画:2

笔顺:横折钩、点、提笔顺演示

习姓图片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331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395
1995年3681987年297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332

内容来源于:hao86.com

起源

源于国名

源于国名,出自春秋时期习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中国古代有个习国(今陕西商洛丹凤武关少习山一带),以地为名。习姓出自地名“少习”,春秋时的一个地名。《春秋释例》云:“少习,上雒商县武关也。”,“少习”即名少习山(今陕西省丹凤县),当地的居民就以地名为姓氏,为习氏。

源于国名,出自春秋时期习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习国灭亡后,在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,称习氏。到了东汉时期,汉孝和皇帝刘肇在章和二年(公元88年)改故楚地淮阳(今河南淮阳)为陈国,敕封西平王刘羡为陈王,同时给刘羡配任的陈国宰相就叫作习响。习氏族人多尊奉淮阳人氏习响为得姓始祖。

在史籍《风俗通》中记载,“习为古国名,汉代有习响,曾为陈相。”

源于国名,出自春秋时期习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习国灭亡后,在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,称习氏。到了东汉时期,汉孝和皇帝刘肇在章和二年(公元88年)改故楚地淮阳(今河南淮阳)为陈国,敕封西平王刘羡为陈王,同时给刘羡配任的陈国宰相就叫作习响。习氏族人多尊奉淮阳人氏习响为得姓始祖。

源于息夫躬

源于国名,出自西汉时期大臣息夫躬,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。

在夏、商时期,在今河南息县之地就有一古息国。周武王灭殷商之后,在十三年(公元1122年),大封姬姓侯爵,将周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封在古息国之地,称息侯,建有息国。

息国曾强大一时,兵强马壮,是监督中原四周诸侯国的军力力量,号称千乘之国,在春秋时期,息国北结齐、郑、鲁等大国,专门南抗楚国,后息国内乱,国势急剧衰败。到了楚文王熊赀执政开始(公元前689年),就持续攻击阻碍楚国向中原发展称霸的息国,到了周厘王 姬胡齐二年(楚文王十年,公元前680年),楚军终于攻破息国,兵灭了其国,国地成为楚国的息县。

息国灭亡后,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,称息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到了西汉王朝时期,息氏族人中出了一位著名人物,叫息夫躬。

息夫躬,公元?~前1年,字子微,河内河阳人(今河南孟县)。息夫躬是著名的西汉末期大臣。他早年为博士,在西汉末期汉哀帝刘欣执政时期(公元前6~2年),他与皇后之父孔乡侯傅晏、汝南太守孙宠关系密切,且交游甚广。后擢升位光禄大夫、左曹给事中,封宜陵侯。

息夫躬性格耿正,曾数次上书言事,议论无所避,众畏其臼,见之侧目。他还曾建议修缮京师长安的水利设施,增广灌溉,利通漕运。后因与丞相王嘉政见不合,遂被免官就国(今江苏 江都宜陵镇),后被诬陷“悖污朝纲”之罪入狱冤死。

在息夫躬被捕入狱后,其后裔子孙为避牵连之祸,四散迁逃,其中有改原姓的谐音字“习”为姓氏者,称习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源于西梁国

源于国名,出自南北朝时期西梁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

西梁国,公元555~587年,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政权,国都建于江陵(今湖北荆州),史称后梁。

西魏恭帝拓跋廓元年(公元554年),西魏军队攻陷江陵、杀了南梁国梁元帝萧绎之后,西魏恭帝在次年(公元555年)将属下的梁王萧察立为梁皇帝,成为西魏政权的臣皇帝。

由于西梁国土狭小,属地仅有江陵及其附近数县八百里地,因此先后成为西魏、北周和隋朝的附庸国。但是,西梁国一直自居为南朝正统,因而长期与南朝陈国对立。西梁国由于承续了故南梁国的文化,因而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。

西梁国共传梁中宗宣帝萧察、梁世宗明帝萧岿、梁惠宗靖帝萧琮三世,到了隋文帝杨坚开皇七年(公元587年),隋文帝废黜了西梁国制,西梁国因此灭亡,仅存在了三十三年。

西梁国灭亡之后,其皇族后裔中多有改以故国名为姓氏者,称西梁氏,后因避隋朝的迫害,又有改以西梁氏首字谐音字“习”为姓氏者,称习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源于官位

源于官位,出自宋朝时期官吏习学公事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习学公事,原为五代时期后周政权设置的官位,隶属于中书门下省,后来宋太祖赵匡胤“陈桥兵变”夺取后周政权,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,在中书门下省设立了五个基本的衙门,称作五吏房:一是总房,又称孔目房;二是吏房,三是户房,四是兵礼房,五是刑房。这五个部门综管处理所有的文书事务。

到了北宋神宗赵顼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,重新设置“检正五房公事”一名,总管兵监督五房吏各项事务,该官员又称“都检正”。为此,在五房吏各置“检正公事”二人,各自掌管本房事务,简称“检正”。

所有的“都检正”、“检正”皆由京官充任,已经被皇帝选定为充任者,就叫做“习学公事”,然后经由吏部审核之后,分派至相应岗位进行见习,待前任“都检正”、“检正”离任后继任,其后便称“都检正”或“检正”。如若在任的“都检正”或“检正”处于重大国事期间而一直不离任他调(如大规模战争、大范围自然灾害、持续宫廷内乱等),可怜的“习学公事”就一直在岗“见习”,不得他调。

到了宋元丰年间(公元1078~1085年),宋神宗对朝廷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,史称“元丰改制”。期间,废除了“都检正”、“检正”之官称,其职能分归“中书舍人”、“给事中”、“尚书左司郎”、“尚书右司郎”,但“习学公事”之称仍旧保留。到了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,又重新恢复“检正诸房公事”二人,第二年又废除。到了宋绍兴二年,再重新设置“检正”一名。

该职官模式在辽国、金国、西夏国等少数民族政权中皆有仿设,职能亦相仿佛。

在习学公事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习氏世代相传至今,其中不乏少数民族政权中相应官裔汉化冠改汉姓者。

源于官位“教习”

源于官位,出自明、清时期官吏教习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
教习,是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教育诸王子而专门设置的官员名称,后成为官学教师的官名。其职能在史籍《明史·职官志》、《清通志·职官略》中皆有详细记述。

明朝时期,朝廷先选一些优秀的进士入翰林院学习,时称庶吉士,给这些庶吉士们教授课程的官员就称作“教习”。自明宣德五年(公元1430年)开始,命学士充任。明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以后,专以礼、吏二部侍郎兼掌教习。

清朝时期沿用明制,在翰林院设庶常馆,由满、汉大臣各一人任教习,选侍讲、侍读以下官任小教习。各亲王府、官学中亦有设教习。清朝末期,政府出面大力兴办学堂,其教师也沿称为“教习”。这种称谓一直沿用民国初期,后被教育总长蔡元培统改为“教师”,一直沿用至今。

在清朝时期的满族教习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,就称习氏、教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如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江宁巡抚哲伯·玛祜,哲伯氏,满语为Jebe Hala,满洲镶红旗人,世居罕楚哈(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),初为淳亲王府教习,清康熙八年(公元1669年)特别提授江宁巡抚,他一生为官清廉勤劳,曾上密折指责康熙大帝的爱臣曹寅(曹雪芹的祖父)银饷亏空,其后裔子孙中即有习氏。

分支姓氏

先祖:袭勖 出现时间:明朝嘉靖年间

明朝嘉靖年间村里出了个博学多才的教书先生袭勖才改姓“袭”的。关于袭勖改姓的说法有两种:一种是说袭勖教育出的学生中有四人中了进士,同朝为官。皇帝为了嘉奖他为国培养出了栋梁之材,特赐龙袍召他进宫见驾。见驾之中,皇帝随便问他是姓哪个“xi”字,袭勖虽然满腹经纶,可见驾还是第一次,不免紧张,便双手搓起了龙袍,未能及时回答。搓着搓着,急中生智,忽然答道:“龙衣之袭”;另一种说法是,袭勖棋艺高超,皇帝召他进宫之后,经常与皇帝对弈。有一次皇帝找他下棋,他正在树下瞌睡。皇帝怕他着凉,便脱下自己身上的龙袍为他披在了身上。袭勖醒后,为感皇恩,便改姓为龙衣之“袭”了。

袭勖最后被赐为“教谕”。所以章丘县志和乡人都习惯称他为“袭教谕”。现在,据袭氏族谱统计,袭姓已繁衍至章丘多个村庄及省内多个县份与东北三省各地。

习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二位。

东阳郡

相当今浙江省金华地区,靠近福建。

西 汉时期置郡,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(丙戌,公元266年)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,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。以郡在瀫水(即衢江)之东、长山之阳得名。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。东阳郡属扬州,领长山(今婺城区、金东区、兰溪市)、乌伤(今义乌)、永康、吴宁(今东阳)、丰安(今浦江)、太末(今龙游)、新安(今柯城、衢县)、定阳(今常山)、平昌(今遂昌)九县,治设长山。南朝梁绍泰二年(丙子,公元556年)置缙州,陈天嘉三年(壬午,公元562年)撤州,东阳郡改名金华郡,郡名金华自此始。隋朝开皇十三年(癸丑,公元593年)改置婺州。故城区有婺城之称,后历为州、路、府治和专署驻地。隋朝大业三年(丁卯,公元607年)复置东阳郡。唐朝武德四年(辛巳,公元621年)改东阳郡置婺州,并于信安(新安)县分置衢州。唐朝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改婺州为东阳郡,唐朝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复为婺州,一直沿续到宋、元时期。元朝至元十三年(丙子,公元1276年)改为婺州路,元朝至正十八年(辛巳,公元1358年),朱元璋攻取婺州路,改名宁越府,元朝至正二十年(癸未,公元1283年)改为金华府。明朝成化七年(辛卯,公元1471年)金华府领金华、兰溪、东阳、义乌、永康、武义、浦江、汤溪八县,故有“八婺”之称。习姓多分布在浙江、 江西 、福建、河南等省。

襄阳郡

相当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。

东汉朝建安十三年(戊寅,公元198年)分南郡、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,治所在襄阳(今湖北襄樊襄城区),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、南漳县、宜城县、当阳县、远安县等一带,治所在襄阳(今湖北襄樊襄城区)。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。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,西魏改为襄州。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。唐朝武德四年(辛巳,公元621年)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,改为襄州,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、安养、汉南、义清、南漳、常平六县。州置山南道行台,统交、广、安、黄、寿等二百五十七州。唐朝武德五年(壬午,公元622年)撤酂州,以阴城、谷城二县来属于。唐朝武德七年(甲申,公元624年)罢行台为都督府,督襄、邓、唐、均、淅、重七州。唐朝贞观元年(丁亥,公元627年)废重州,以荆山县来属于。唐朝贞观六年(壬辰,公元632年)废都督府。唐朝贞观八年(甲午,公元634年)废鄀州,以率道、乐乡二县来属于。又撤常平入襄阳,撤阴城入谷城,撤南津入义清,撤汉南入率道。唐朝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改为襄阳郡。唐朝天宝十四年(乙未,公元755年)置防御使。唐朝乾元元年(甲午,公元874年)复为襄州。唐朝上元二年(乙亥,公元675年)置襄州节度使,领襄、邓、均、房、金、商等州,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;辖领襄阳、邓城、谷城、义清、南漳、乐乡诸县。以后襄阳为历朝郡、州、道、府之治所。

中和堂

以望立堂

东阳堂

以望立堂

襄阳堂

以望立堂

忠烈堂

蜀汉时有习珍,为零陵都尉。孙权袭杀关羽,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。孙权派使者来招降,习珍大义凛然地说:“请回去告诉碧眼儿,我宁做汉鬼,不做吴臣!”最后因粮绝,援兵不到,便拔剑自杀报国。

一、(習)xí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龙口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土家、纳西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习,国名。”且归入“以国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左传·杜注》云:“少习,本地名,析县东之武关。是习氏以地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少习,春秋地名,即武关。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五里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陕西丹凤县东南的武关附近有少习山,居者以地名为姓。”)望出襄阳。汉代有习响。为陈相;东汉有习承业,汶山太守;晋代有习凿齿,衡阳太守,著《汉晋春秋》五十四卷;宋代有习之伟、习胜己,俱进士;明代有习嘉言,永乐进士。

二、(習)

习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湖南、陕西二省多此姓,二省习姓约占全国汉族习姓87%。

习姓起源:

1、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。

3、彝族姓。

习姓名人:

习响,汉时陈相。习珍,三国时蜀零陵北部都尉。

郡望:襄阳、东阳。

历史名人

习姓古代名人

习珍三国,忠烈堂:蜀汉时有习珍,为零陵都尉。孙权袭杀关羽,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。孙权派使者来招降,习珍大义凛然地说:“请回去告诉碧眼儿,我宁做汉鬼,不做吴臣!”最后因粮绝,援兵不到,便拔剑自杀报国。

习温三国,东吴襄阳人。自幼爱读圣贤书,识度广大,为官清正廉洁,不以权势自居自傲。曾斥责他的儿子:“生于乱世,贵而能贫,始可以无患。怎能以侈靡竞赛呢!”

习郁汉朝,字文通,襄阳人,封襄阳侯,融子。初为侍中。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(今襄樊宜城辖地),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,刘秀因他有功,封为襄阳侯。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,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,百姓称之为鹿门庙,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。他在襄阳岘山南,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,池旁有堤,种有竹、楸、芙蓉、菱、芡覆于水面,人称习家池。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,常游憩于此,酒醉而归。说“此我高阳池也”。池背负岘山,面临汉水,苍松翠柏,风景优美,自古以来游人接踵而至。著名诗人李白、孟浩然、皮日休、贾岛等,均有诗描写习家池景色。

习凿齿东晋,字彦威。史学家。襄阳(祖籍湖北襄樊)人。少有志气,发愤读书,博学多闻,以能文著称。他曾为东晋大将桓温幕僚,升别驾,后与桓温意见不合,出任荥阳太守。因脚疾,解职归襄阳。以后又曾叫他回朝廷修辑国史。十六国时,前秦国王苻坚南下攻晋,陷襄阳,其时凿齿在家闲居,苻坚素慕他的才学与名望,曾派车马将他请去,遗赠颇多。不久,他假称脚有病,仍归襄阳。著有《汉晋春秋》五十四卷。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,下迄西晋,记了近三百年的史事。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,以蜀汉刘备为正统,魏曹操为篡逆。认为晋司马氏虽受魏禅,应是继承汉祚,不应继魏。融,晋朝国统不正,不能昭示后世。(南宋理学家朱熹很同意这个观点,在《通鉴纲目》中说到这件事)正办为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,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。他普专程去隆中凭吊孔明故宅,并写了《诸葛武侯宅铭》,记叙了孔明故宅的情景,论述了孔明志在中兴汉室、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,颂扬了孔明公正无私,执法严明。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思想作风。在他的著作中,还收录了孔明的《后出师表》,对考证此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证。葬于江西分宜枣木山。

习辟缰晋朝,(生卒年待考),著名将领,骠骑从事中郎将。

习经明朝,(生卒年待考),字嘉言,号寅清居士,自号寻乐翁,新余人。著名文学家。公元1424年前后即明成祖永乐末前后在世。明永乐十六年(公元1418年)举进士第。以试黄鹦赋称旨,擢授编修。官终詹事府詹事。经文结构有法,诗工七言长句。有寻乐文集二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行于世。

习嘉言明朝,(生卒年待考),江西新余人。著名大臣。习嘉言在明永乐年间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,官至太常寺少卿、詹事府詹事。曾主持过京闱乡试,著有《温室稿》、《西垣漫稿》、《寻乐集》二十卷。至今,白梅村仍保留有习嘉言祠堂。

习祯三国,字文祥,南郡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三国时期蜀国官员。活跃于东汉末年至蜀汉初期。是荆楚大地的俊杰。妹妹习氏,嫁予同郡庞林(庞统胞弟)为妻,曹操攻破荆州,当时习氏仍留在城中,自此与庞林、习祯分隔两地,一个人守护着家庭抚养着幼女十余年。后刘备夷陵之战战败,庞林后退无路的情况下,迫不得已跟随黄权投降魏国,习氏这才与丈夫重新相见。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对她的贤惠很是称赞,赐予她床帐衣服,以此来彰显她的贞义节操。

郡望

东阳郡

相当今浙江省金华地区,靠近福建。

西 汉时期置郡,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(丙戌,公元266年)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,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。以郡在瀫水(即衢江)之东、长山之阳得名。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。东阳郡属扬州,领长山(今婺城区、金东区、兰溪市)、乌伤(今义乌)、永康、吴宁(今东阳)、丰安(今浦江)、太末(今龙游)、新安(今柯城、衢县)、定阳(今常山)、平昌(今遂昌)九县,治设长山。南朝梁绍泰二年(丙子,公元556年)置缙州,陈天嘉三年(壬午,公元562年)撤州,东阳郡改名金华郡,郡名金华自此始。隋朝开皇十三年(癸丑,公元593年)改置婺州。故城区有婺城之称,后历为州、路、府治和专署驻地。隋朝大业三年(丁卯,公元607年)复置东阳郡。唐朝武德四年(辛巳,公元621年)改东阳郡置婺州,并于信安(新安)县分置衢州。唐朝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改婺州为东阳郡,唐朝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复为婺州,一直沿续到宋、元时期。元朝至元十三年(丙子,公元1276年)改为婺州路,元朝至正十八年(辛巳,公元1358年),朱元璋攻取婺州路,改名宁越府,元朝至正二十年(癸未,公元1283年)改为金华府。明朝成化七年(辛卯,公元1471年)金华府领金华、兰溪、东阳、义乌、永康、武义、浦江、汤溪八县,故有“八婺”之称。习姓多分布在浙江、 江西 、福建、河南等省。

襄阳郡

相当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。

东汉朝建安十三年(戊寅,公元198年)分南郡、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,治所在襄阳(今湖北襄樊襄城区),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、南漳县、宜城县、当阳县、远安县等一带,治所在襄阳(今湖北襄樊襄城区)。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。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,西魏改为襄州。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。唐朝武德四年(辛巳,公元621年)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,改为襄州,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、安养、汉南、义清、南漳、常平六县。州置山南道行台,统交、广、安、黄、寿等二百五十七州。唐朝武德五年(壬午,公元622年)撤酂州,以阴城、谷城二县来属于。唐朝武德七年(甲申,公元624年)罢行台为都督府,督襄、邓、唐、均、淅、重七州。唐朝贞观元年(丁亥,公元627年)废重州,以荆山县来属于。唐朝贞观六年(壬辰,公元632年)废都督府。唐朝贞观八年(甲午,公元634年)废鄀州,以率道、乐乡二县来属于。又撤常平入襄阳,撤阴城入谷城,撤南津入义清,撤汉南入率道。唐朝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改为襄阳郡。唐朝天宝十四年(乙未,公元755年)置防御使。唐朝乾元元年(甲午,公元874年)复为襄州。唐朝上元二年(乙亥,公元675年)置襄州节度使,领襄、邓、均、房、金、商等州,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;辖领襄阳、邓城、谷城、义清、南漳、乐乡诸县。以后襄阳为历朝郡、州、道、府之治所。

中和堂

以望立堂

东阳堂

以望立堂

襄阳堂

以望立堂

忠烈堂

蜀汉时有习珍,为零陵都尉。孙权袭杀关羽,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。孙权派使者来招降,习珍大义凛然地说:“请回去告诉碧眼儿,我宁做汉鬼,不做吴臣!”最后因粮绝,援兵不到,便拔剑自杀报国。

一、(習)xí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龙口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土家、纳西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习,国名。”且归入“以国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左传·杜注》云:“少习,本地名,析县东之武关。是习氏以地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少习,春秋地名,即武关。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五里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陕西丹凤县东南的武关附近有少习山,居者以地名为姓。”)望出襄阳。汉代有习响。为陈相;东汉有习承业,汶山太守;晋代有习凿齿,衡阳太守,著《汉晋春秋》五十四卷;宋代有习之伟、习胜己,俱进士;明代有习嘉言,永乐进士。

二、(習)

习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湖南、陕西二省多此姓,二省习姓约占全国汉族习姓87%。

习姓起源:

1、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。

3、彝族姓。

习姓名人:

习响,汉时陈相。习珍,三国时蜀零陵北部都尉。

郡望:襄阳、东阳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(習)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龙口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土家、纳西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习,国名。”且归入“以国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左传·杜注》云:“少习,本地名,析县东之武关。是习氏以地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少习,春秋地名,即武关。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五里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陕西丹凤县东南的武关附近有少习山,居者以地名为姓。”)望出襄阳。汉代有习响。为陈相;东汉有习承业,汶山太守;晋代有习凿齿,衡阳太守,著《汉晋春秋》五十四卷;宋代有习之伟、习胜己,俱进士;明代有习嘉言,永乐进士。

二、(習)

习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湖南、陕西二省多此姓,二省习姓约占全国汉族习姓87%。

习姓起源:

1、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。

3、彝族姓。

习姓名人:

习响,汉时陈相。习珍,三国时蜀零陵北部都尉。

郡望:襄阳、东阳。

堂号

中和堂

以望立堂

东阳堂

以望立堂

襄阳堂

以望立堂

忠烈堂

蜀汉时有习珍,为零陵都尉。孙权袭杀关羽,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。孙权派使者来招降,习珍大义凛然地说:“请回去告诉碧眼儿,我宁做汉鬼,不做吴臣!”最后因粮绝,援兵不到,便拔剑自杀报国。

一、(習)xí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龙口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、崇仁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土家、纳西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习,国名。”且归入“以国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左传·杜注》云:“少习,本地名,析县东之武关。是习氏以地为氏。”(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少习,春秋地名,即武关。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五里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陕西丹凤县东南的武关附近有少习山,居者以地名为姓。”)望出襄阳。汉代有习响。为陈相;东汉有习承业,汶山太守;晋代有习凿齿,衡阳太守,著《汉晋春秋》五十四卷;宋代有习之伟、习胜己,俱进士;明代有习嘉言,永乐进士。

二、(習)

习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湖南、陕西二省多此姓,二省习姓约占全国汉族习姓87%。

习姓起源:

1、古习国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少习,地名,故城在今陕西丹凤东武关,是习氏以地为氏。

3、彝族姓。

习姓名人:

习响,汉时陈相。习珍,三国时蜀零陵北部都尉。

郡望:襄阳、东阳。
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