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百家姓
>

部首:一

五行:木

读音: yuán

结构:单一结构

笔画:4

部外笔画:2

笔顺:横、横、撇、竖弯钩笔顺演示

元姓图片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3452018年2014年
2013年3842007年2006年
1995年3931987年3641982年412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91

内容来源于:hao86.com

起源

元姓主要源自:危姓。

元姓起源一

源于鲜卑族,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拓跋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
魏孝文帝拓拔宏,将都城从平城(今山西大同)迁于洛阳(今河南洛阳),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,于北魏太和二十年(公元496年)下诏改汉姓为元氏,促进了民族大融合。此后,鲜卑族拓拔氏皆改为元氏,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,大多活跃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地区,逐渐成为当地望族,在历史上能人名士辈出。

元姓起源二

出自危姓,危仔倡(?-909)字上练,又字忠练,唐末五代时人,籍贯江西南城,南城东兴乡四十一都苏源村(今属黎川县荷源乡)人。唐末信州刺史。抚州刺史危全讽弟。909年危仔倡与危全讽一道攻打洪州时,被吴国将领周本击败,危仔倡投奔吴越王钱鏐。钱待仔倡为上宾,任命为淮南节度使。由于钱鏐认为“危”不吉利,便赐姓“元”。从此,仔倡子孙均仕吴越,留居杭州,并改姓元。

元姓起源三

清乾隆时期因避庙讳改为元氏。

潍坊民国己未三月重修《玄氏族谱》记载:我族本姓玄,清朝避康熙御讳,旁加一火字缺末点。十世祖慕周拔贡,具呈於上,钦定以元字代玄字,合族遂为元氏。

根据元永洁女士2011年整理的关于全国元氏分布情况调查:元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四百零五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九十一位,多以河南、忻州、钱塘为郡望。元氏最初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的河南、河北两省,元氏的最初的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,如唐朝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,就全是河南人。

现天津市的静海县,河南省的辉县、周口市、开封市、洛阳市、安阳市林县、汤阴县,安徽省的合肥市肥东县、凤阳市,山东省的威海市、平度市、昌邑市,江西省的抚州市崇仁县及乐安县,福建省的宁德市霞浦县、泉州市石狮市,广东省的揭阳市惠来县、汕头市,山西省的忻州市、运城市、朔州市、大同市,河北省的廊坊市,湖南省的临湘市,湖北省的荆州市、洪湖市,云南省的丽江市,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,吉林省的长春市、延吉朝鲜族自治州,香港特别行政区,台湾省,马来西亚,泰国,新加坡等地,均有元氏族人分布。

经过近二个月的查找,今建立联系的有江西抚州崇仁元家桥、福建霞浦县、广东揭阳市、湖南临湘、山东昌邑、天津静海,各处都有万人以上居住,并有家谱可考。其中天津静海元氏是在清乾隆年因避庙讳改玄为元,现山东潍坊同宗族人仍然姓玄。

另外,安徽肥东、安徽凤阳、湖北荆州、河北廊坊、山西忻州、陕西白水、吉林长春也是元氏人居住地,具体情况尚不清楚。据悉,甘肃有元氏万余人,河南情况最为复杂,居住地很分散,这二个地区尚未建立联系。

2012年初这近一年里,建立联系的元氏人有:山西临汾及渭南蒲城、福建光泽、河南辉县及信阳、河北邢台、甘肃通渭,都有元氏家族居住。其中福建光泽元氏为危姓所改,与江西抚州临川危氏同宗。

河南郡:汉置河南郡,即秦三川郡地,河南郡,唐为洛州河南府,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。元为路,明为府。

雁门郡:战国时赵国置郡,此后多以雁门为郡、道、县建制戍守。雁门关之称,始自唐初。因北方突厥崛起,屡有内犯,唐驻军于雁门山,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,戍卒防守。雁门郡为北魏元姓皇族发源之地。

河南郡: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。西汉高宗二年(丙申,公元前205年)改为河南郡,治所在雒阳(今河南洛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、伊水下游,双洎河、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,辖二十二县,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、偃师、巩义、荥阳、原阳、中牟、郑州、新郑、新密、临汝、汝阳、伊川、洛阳等县市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,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,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。隋朝初年被废黜,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。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,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。元朝时期为河南路,明、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。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。
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一、yuán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及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吴川、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纳西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元都,古诸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元都乃夏商以前之诸侯国,其后以国为氏,省而为“元”。

2、又注:“《左传》卫大夫元咺之后也。咺食邑於元,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,子孙以邑为氏。”

3、或为拓跋氏所改,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“拓跋氏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。昌意少子封居北土。世为鲜卑君长(《宋书》云:‘李陵之后’)。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。都云中。至道武皇帝,始改号魏。至孝文帝,更为元氏,都洛阳。”

4、又注:“纥骨氏改为元氏,”纥骨氏,北魏高车族姓氏。鲜卑族亦有此姓——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氏。一说改为“骨氏”。

5、又注:“是云氏改为元氏。”是云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鲜卑族姓氏。其中有的改姓‘是’;有的沿至今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有改为云氏”;云,当为“元”之误。

6、又注:“景氏改为元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7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以元为氏。”疑此当以名为氏。

8、又引清张澍之论称:“荒史:帝乙废弃立受辛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是商时即有元氏。”

9、又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宋避玄字讳,改为元氏。”是则为玄姓所改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玄武为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宋代金国据北方,另避讳,将玄氏改为元氏。”

10、或为危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称:“五代吴越危全讽,钱镠恶其姓,改为元氏。元给,其裔也。”北魏有元猛;唐代有元结、元稹;金代有元好问。

二、

元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元姓起源:

1、商时帝乙废弃,立辛(即纣王)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》。此为元氏之始。

2、春秋时卫大夫元咺之后,其先食采于元(故城在今河北元氏西北),遂以为氏。

3、春秋时黎武侯公子元之采邑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),其后以为氏。

4、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氏为元氏。

5、唐天授年间代北姓纥骨氏改为元氏。

6、隋时代北姓是云氏改为元氏。

7、景氏改为元氏。

8、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临川危氏为元氏。

9、金时东女真人有元氏,见《高丽史》。

10、玄武为传说中之北方神,宋时金国据于北方,为避玄字之讳,遂改玄氏为元氏。清时避圣祖玄烨之名讳,亦改玄氏为元氏。蒙古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元姓名人:

元颢,北魏时相州刺史、北海王。

郡望:太原、河南。

历史名人

元姓古代名人

元宏南北朝,即魏孝文帝拓跋宏。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(386-556年)日益强大,尽占长江以北地区,成南北朝对峙之势。传至孝文帝拓跋宏,迁都洛阳,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,自己也改名为元宏,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。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,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元子哲南北朝(718年-770年),字子晰,号东山,河南罗山县(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)人,北魏皇室苗裔,唐朝官员,天宝年间进士,崇仁知县。江西浯瀯元氏与乐安元氏始祖。北魏拓跋珪第十三世孙。

元淮元朝(1130-?),名仲泉,讳淮,字国泉,号水镜。今江西抚州崇仁人。诗人。元初授武德将军,任福建邵武知府。唐朝崇仁知县元子哲第十五世孙。

元结唐朝,字次山。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天宝进士。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,致力于古文写作,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。著有《浪说》7篇、《漫记》7篇等。

元稹唐朝,字微之。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元和元年,对策举制科第一。任左拾遗。早期反对权贵宦官,但后转而依附宦官。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,共同提倡新乐府,两人齐名,世称元白;诗称元和体。著有《元氏长庆集》100卷,今存60卷。所作传奇《会真记》,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,为后来《西厢记》所本。终年52岁。

元景皓南北朝,公元550年,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,自己做了皇帝,建立了齐朝,历史上称为北齐。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,元氏贵族势力庞大。高洋夺权后,为了巩固他的统治,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,这样一来,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。有一次,高洋要到晋阳巡行,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,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。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,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,想改成高姓。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,怒斥元景安:“为了保全自己,竟抛弃祖宗,换成别人的姓,太可耻了!大丈夫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!”意思是说,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,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,苟且偷生?贪生怕死、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。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,听到这事,更是火冒三丈,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。后来常用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不愿苟且偷生。

元德昭五代,字明远,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(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)人。吴越王重其才,忌“危”字刀下有“厄”,改姓元,后由于战功卓著,拜为丞相。

元好问(1190-1257),字裕之,号遗山,金代秀容(今山西省忻县)人。系出后魏,七岁能诗,兴定三年进士,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,金亡不仕。古文继承韩柳,结构严密。诗主风骨,反对浮艳。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。编有中州集。著有遗山集﹑续夷坚志。金庸小说中的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”正是出自他的词《摸鱼儿》。

元载(8世纪?-777年),字公辅,凤翔府岐山县(今陕西省凤翔县)人,唐朝中期官员。

郡望

河南郡:汉置河南郡,即秦三川郡地,河南郡,唐为洛州河南府,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。元为路,明为府。

雁门郡:战国时赵国置郡,此后多以雁门为郡、道、县建制戍守。雁门关之称,始自唐初。因北方突厥崛起,屡有内犯,唐驻军于雁门山,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,戍卒防守。雁门郡为北魏元姓皇族发源之地。

河南郡: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。西汉高宗二年(丙申,公元前205年)改为河南郡,治所在雒阳(今河南洛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、伊水下游,双洎河、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,辖二十二县,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、偃师、巩义、荥阳、原阳、中牟、郑州、新郑、新密、临汝、汝阳、伊川、洛阳等县市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,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,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。隋朝初年被废黜,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。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,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。元朝时期为河南路,明、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。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。
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一、yuán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及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吴川、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纳西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元都,古诸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元都乃夏商以前之诸侯国,其后以国为氏,省而为“元”。

2、又注:“《左传》卫大夫元咺之后也。咺食邑於元,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,子孙以邑为氏。”

3、或为拓跋氏所改,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“拓跋氏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。昌意少子封居北土。世为鲜卑君长(《宋书》云:‘李陵之后’)。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。都云中。至道武皇帝,始改号魏。至孝文帝,更为元氏,都洛阳。”

4、又注:“纥骨氏改为元氏,”纥骨氏,北魏高车族姓氏。鲜卑族亦有此姓——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氏。一说改为“骨氏”。

5、又注:“是云氏改为元氏。”是云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鲜卑族姓氏。其中有的改姓‘是’;有的沿至今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有改为云氏”;云,当为“元”之误。

6、又注:“景氏改为元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7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以元为氏。”疑此当以名为氏。

8、又引清张澍之论称:“荒史:帝乙废弃立受辛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是商时即有元氏。”

9、又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宋避玄字讳,改为元氏。”是则为玄姓所改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玄武为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宋代金国据北方,另避讳,将玄氏改为元氏。”

10、或为危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称:“五代吴越危全讽,钱镠恶其姓,改为元氏。元给,其裔也。”北魏有元猛;唐代有元结、元稹;金代有元好问。

二、

元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元姓起源:

1、商时帝乙废弃,立辛(即纣王)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》。此为元氏之始。

2、春秋时卫大夫元咺之后,其先食采于元(故城在今河北元氏西北),遂以为氏。

3、春秋时黎武侯公子元之采邑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),其后以为氏。

4、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氏为元氏。

5、唐天授年间代北姓纥骨氏改为元氏。

6、隋时代北姓是云氏改为元氏。

7、景氏改为元氏。

8、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临川危氏为元氏。

9、金时东女真人有元氏,见《高丽史》。

10、玄武为传说中之北方神,宋时金国据于北方,为避玄字之讳,遂改玄氏为元氏。清时避圣祖玄烨之名讳,亦改玄氏为元氏。蒙古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元姓名人:

元颢,北魏时相州刺史、北海王。

郡望:太原、河南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yuán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及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吴川、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纳西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元都,古诸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元都乃夏商以前之诸侯国,其后以国为氏,省而为“元”。

2、又注:“《左传》卫大夫元咺之后也。咺食邑於元,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,子孙以邑为氏。”

3、或为拓跋氏所改,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“拓跋氏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。昌意少子封居北土。世为鲜卑君长(《宋书》云:‘李陵之后’)。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。都云中。至道武皇帝,始改号魏。至孝文帝,更为元氏,都洛阳。”

4、又注:“纥骨氏改为元氏,”纥骨氏,北魏高车族姓氏。鲜卑族亦有此姓——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氏。一说改为“骨氏”。

5、又注:“是云氏改为元氏。”是云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鲜卑族姓氏。其中有的改姓‘是’;有的沿至今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有改为云氏”;云,当为“元”之误。

6、又注:“景氏改为元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7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以元为氏。”疑此当以名为氏。

8、又引清张澍之论称:“荒史:帝乙废弃立受辛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是商时即有元氏。”

9、又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宋避玄字讳,改为元氏。”是则为玄姓所改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玄武为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宋代金国据北方,另避讳,将玄氏改为元氏。”

10、或为危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称:“五代吴越危全讽,钱镠恶其姓,改为元氏。元给,其裔也。”北魏有元猛;唐代有元结、元稹;金代有元好问。

二、

元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元姓起源:

1、商时帝乙废弃,立辛(即纣王)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》。此为元氏之始。

2、春秋时卫大夫元咺之后,其先食采于元(故城在今河北元氏西北),遂以为氏。

3、春秋时黎武侯公子元之采邑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),其后以为氏。

4、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氏为元氏。

5、唐天授年间代北姓纥骨氏改为元氏。

6、隋时代北姓是云氏改为元氏。

7、景氏改为元氏。

8、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临川危氏为元氏。

9、金时东女真人有元氏,见《高丽史》。

10、玄武为传说中之北方神,宋时金国据于北方,为避玄字之讳,遂改玄氏为元氏。清时避圣祖玄烨之名讳,亦改玄氏为元氏。蒙古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元姓名人:

元颢,北魏时相州刺史、北海王。

郡望:太原、河南。

堂号
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一、yuán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及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吴川、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纳西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元都,古诸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元都乃夏商以前之诸侯国,其后以国为氏,省而为“元”。

2、又注:“《左传》卫大夫元咺之后也。咺食邑於元,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,子孙以邑为氏。”

3、或为拓跋氏所改,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“拓跋氏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。昌意少子封居北土。世为鲜卑君长(《宋书》云:‘李陵之后’)。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。都云中。至道武皇帝,始改号魏。至孝文帝,更为元氏,都洛阳。”

4、又注:“纥骨氏改为元氏,”纥骨氏,北魏高车族姓氏。鲜卑族亦有此姓——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氏。一说改为“骨氏”。

5、又注:“是云氏改为元氏。”是云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原为鲜卑族姓氏。其中有的改姓‘是’;有的沿至今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有改为云氏”;云,当为“元”之误。

6、又注:“景氏改为元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7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以元为氏。”疑此当以名为氏。

8、又引清张澍之论称:“荒史:帝乙废弃立受辛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是商时即有元氏。”

9、又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宋避玄字讳,改为元氏。”是则为玄姓所改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玄武为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宋代金国据北方,另避讳,将玄氏改为元氏。”

10、或为危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称:“五代吴越危全讽,钱镠恶其姓,改为元氏。元给,其裔也。”北魏有元猛;唐代有元结、元稹;金代有元好问。

二、

元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元姓起源:

1、商时帝乙废弃,立辛(即纣王)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》。此为元氏之始。

2、春秋时卫大夫元咺之后,其先食采于元(故城在今河北元氏西北),遂以为氏。

3、春秋时黎武侯公子元之采邑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),其后以为氏。

4、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氏为元氏。

5、唐天授年间代北姓纥骨氏改为元氏。

6、隋时代北姓是云氏改为元氏。

7、景氏改为元氏。

8、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临川危氏为元氏。

9、金时东女真人有元氏,见《高丽史》。

10、玄武为传说中之北方神,宋时金国据于北方,为避玄字之讳,遂改玄氏为元氏。清时避圣祖玄烨之名讳,亦改玄氏为元氏。蒙古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元姓名人:

元颢,北魏时相州刺史、北海王。

郡望:太原、河南。
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